拱宸:全国30多家电视台联合聚焦!看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拱宸段建设...

一水连南北,文脉贯古今。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千百年来绵延不绝滋养着两岸百姓。

9月8日14时,浙江电视台新闻频道联合全国30多家电视台共同推出《江山多娇——探访国家文化公园》系列融媒直播,接力探访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浙江段、江苏段、河南段的最新规划建设情况。

其中的杭州站,节目组镜头聚焦大运河拱宸段,来到了拱宸桥、运河文化广场、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以及桥西历史文化街区,边走边看边聊,向全国观众展示大运河新风貌。
请到的第一位嘉宾,是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书恒老师,老师娓娓道来间,回顾了大运河从开挖之初到此后通江达海的繁华,如何带动整个江南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
 
镜头走进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中国民俗风情画家吴理人老师正在创作,从他创作的作品中,见证了杭州拱宸桥对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的行动与理念。
 
跟随着节目主持人,镜头来到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与桥西社区原住民费玉根师傅,回忆运河综合保护以来,拱宸桥西翻天覆地的改变。
 
今年,杭州正式印发《杭州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和《杭州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规划》,将以大运河杭州段为轴,努力打造中国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经典园,使之成为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文化生态实践范本。
而拱宸桥区域,也一直是杭州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最菁华部分之一。打造中的“一带一街一圈”文旅空间格局(一带,即桥西历史街区文旅产业带;一街,即拱宸邻里•宁波路美好生活街区;一圈,即大运河拱宸桥段风貌核心圏),也将进一步丰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数字化、多元化、国际化。
其中就有杭州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十大标志性项目”之一的小河公园,连结了桥西直街和小河直街两大富有韵味的历史街区。
公园规划打造成一个集水陆交通、文化体验、游览休闲于一体的滨水绿色空间和园林式艺术文化空间,仓库艺文展区、文创商业区、景观码头区三大功能区可为游客提供沉浸式的参观体验,在京杭大运河边增添一处工业遗存新地标,预计9月份精彩亮相。

▲小河公园

大运河紫檀博物馆、大运河数字文献馆、大运河影像馆“新三馆”将成为原有的五大国家级博物馆的重要补充。通过三馆的建设,向南连接小河公园和西塘河东侧江南村落组团,向北连接西岸国际艺术园区,培育形成大运河遗产与时代同步成长的博物馆群落带、年轮式景观带和文旅产业带。

▲大运河紫檀博物馆

 
日前,大运河数字文献馆与大运河数字影像馆已全面建成。文献馆将作为可供查阅数字文献,兼具讲座、会议、展览、待客的文化场馆。影像馆将落户中摄协运河年鉴编辑部,让拱墅成为当代国内外摄影师对中国大运河视觉观察的最权威展示地。通过引入专业资源,开展“全球媒体视野下的拱宸”和“藏在历史典籍中的拱宸”专业精品展,通过文献、图片、视频、讲座、沙龙等不同形式展现运河文史、运河影像,为大运河文化带浙江段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城市名片效应的文化地标,描一笔拱宸的精彩。
 

 

 

 

运河·明珠

 
2022年9月8日